贾祖璋

温州大学报

网络

2017-05-25 14:35


青年时期的贾祖璋

贾祖璋(1901-1988),浙江海宁人,著名科普作家、编辑。1945年在泰顺莒江的省立温州师范学校任教。

少有大志

贾祖璋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黄湾镇的一个杏苑之家,父亲贾韵仙是镇上闻名的中医,母亲贾唐氏吃斋信佛,他们在当地有极好的人缘。

黄湾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南,那金黄的稻田,浓绿的桑园,青翠的竹林,清澈的湖水,还有那大自然的花鸟虫鱼,家养的禽畜猫狗,给小祖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贾祖璋的童年,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。外婆家在钱塘江边的一个叫小山圩的小村子里,那里有雄伟险峻的大小尖山,有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潮。农舍四周是水田和桑园,春天的时候,油菜花盛开,一片金黄。蚕豆花开着紫色带黑点的花儿,像一只只蝴蝶蹁跹飞舞;夏天里,蝉儿在桑树枝头“知了知了”地鸣叫,还有那红色的蓝色的蜻蜓,阵雨前在低空飞舞,小祖璋和伙伴们用竹篾扎成一个圆圈,绑在竹竿上,粘上蛛丝,用来捕鸣蝉粘蜻蜓;最有趣的是冬天,在大雪天里,大人们在天井里扫开一片积雪,拿来一张蚕匾或米箩,下面撒上一把谷子,用一根小木棒支住蚕匾、米箩,木棒下端系一根绳子,引到屋内,拉绳的人躲在暗处。冰天雪地里,到处是白皑皑的一片,小鸟们无处觅食,饥寒交迫。可它们的警惕性很高,先是在蚕匾范围之外的雪地里叽叽喳喳地说话,似在研讨这是不是一个圈套,但最终还是抵抗不了美食的引诱,跳到了蚕匾下没命地吃起稻谷来。屋里人见小鸟进了圈套,便拉动了绳子,抢食的小鸟被罩在了蚕匾下。

童年时光在孩子的记忆里象个万花筒,有好多美好难忘的回忆,萤火虫、蚕宝宝这些小生命留给贾祖璋的印象十分深刻。二十多年以后,贾祖漳写的科学小品《萤火虫》、《蚕宝宝》中的许多景物,就是他儿时的亲身经 历和感受。

贾祖璋8岁上私塾,读了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家诗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。10岁升入黄湾初等小学二年级,12岁到袁化镇上高等小学。1915年,15岁的贾祖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。当时的一师校长经亨颐是同盟会会员,曾留学日本,他提倡“人格教育”,鼓励学生“发展个性”。学校还有一批学术功底深厚的教师,贾祖璋的国文教师是夏丏尊、陈子韶,音美教师是李叔同,后来他还跟从陈望道补习日文,贾祖璋回忆说:“1919年望道先生从日本回国,受聘为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师,虽然没有直接教我们这一班,但课余我们少数同学请他辅导日文。望道先生既授日文,也谈时事和新文化运动。他的语调急促,热情洋溢,我们受益匪浅。”(林国清《花红岁岁贾祖璋》)

贾祖璋在清朝度过了少年时代,目睹并体验了老百姓的种种苦难,深感民智未开、国家落后,皆因政治腐败、科学不昌明所致。1919年五四运动后,各种思潮鱼龙混杂,青年们要求冲破思想牢笼,追求理想的生活。受日本武者小路实笃(鲁迅曾翻译他的《一个青年的梦》一书)的影响,贾祖璋和同学在一师组织成立了“工读劳动团”,试图通过社会实践,摆脱守旧僵化,找到一条拯救国家和解放自身的道路。当年的贾祖璋与许多年轻人一样,在人生的道路上苦苦地摸索寻找,他立志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,不能庸庸碌碌虚度一生。他在《言志》一文中这样写道:“我不欲生无益于世,死无闻于后地浑浑然虚此一生的心理,16岁时就抱定了。有这个心鞭策我,迫我总要择一种性近的学问来研究它。我是很爱自然的,很喜欢动植物的,何不将这个性去发展呢?于是就择定生物学为我终身研究的学问。”(贾柏松《贾祖璋传略》)

厚积薄发

贾祖璋早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发表文章,他的第一篇作品是1920年发表在上海《时事新报》“学灯”专栏上的《植物分类系统沿革》,这是一篇编译作品。他真正开始科普创作,则是在1924年考进商务印书馆之后。

贾祖璋师范学校毕业后,先后在浙江余姚县城私立徐氏小学、海宁长安高级小学、袁化高级小学教过国文、自然等课程。1923年年关将近,他兴奋地看到商务印书馆标本部的招工广告,毅然前往上海报名应考。

1924年春,贾祖璋考进上海商务印书馆。他在标本仪器制作所工作5年,由于勤奋好学,工作认真负责,受到称赞,尤其是他在编辑写作方面的才干,受到编译所领导的注意和器重。1929年11月,他被调到编译所博物生理部当编辑,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长达60多年的编辑写作生涯。

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汇集了一大批具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名流、学者,沈雁冰、胡愈之、郑振铎、周建人、叶圣陶、陈望道等人都先后在编译所任职。贾祖璋进所后,与周建人同一个办公室,周建人十分关心这位年轻的“浙江老乡”,贾祖璋也一直把周建人看作师长和前辈,以至于两人建立了逾半个世纪的忘年之交。

贾祖璋在商务印书馆标本仪器制作所工作时,倾心于剥制各种动物标本,特别是鸟类的标本,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,使他成为十分有实践经验的鸟类专家。工作之余,他自学日文、英文、德文,以读日文生物学方面的书为多,并且通过实地观察、研究和收集中国古代的鸟类文献,开始写作有关鸟类的文章。

贾老在《我写科学小品的经过》中说:“有一天,读到密勒氏的《鸟类初步》和《鸟类入门》二书,觉得像他那样用浅明的文字并采用文学的材料来写初步的科学书,一定可以引起初学者的研究兴趣,对于推进科学,当有助力。于是就把这两本书译了出来,并且增加一大部分中国材料(当然也删去一些不适合国情的内容),编成《鸟类研究》和《普通鸟类》二书。这是我想用比较有趣味的文字来写科学书的第一回尝试。”

贾祖璋科普创作的第二次创新是写作《鸟与文学》。对于第二次创新,贾老自己是这样描述的:“后来,关于各种鸟类的文献搜集得比较丰富了,就想把有关的材料分别组合,写成几篇文章。这样,第一次就以杜鹃为题材来做习作。杜鹃在文学上有‘不如归去’、‘啼血深怨’等情趣,在科学上有奇异的育雏习性和对于农林的特殊关系,把这些项目交织起来,那篇文章尚能蕴含相当意义和趣味。自从《杜鹃》这篇习作发表以后,又继续写成《黄鸟》、《鸳鸯》、《雁》、《燕》等10余篇;后来把它们集合起来,成为《鸟与文学》一书,在开明书店出版。”“这个时候(1930年),在我国还没有‘科学小品’这个名称,贾祖璋创作的这类科普作品被称为‘趣味科学’。”(吴世灯《贾祖璋科普创作的五次创新》)


贾祖璋部分著作

历尽时艰

1932年“一·二八”事变,商务印书馆遭战火焚毁,贾祖璋回故乡避乱,沪战平息后,经同学傅彬然介绍,到开明书店当编辑。1937年,抗战全面爆发,贾祖璋先回故乡黄湾,后携家小避难萧山戴村,其间曾赴邻县海盐编辑《海北日报》。1939年,贾祖璋应邀去桂林两江师范接替同学丰子恺任教国文课,并协助编辑《中学生(战时半月刊)》。1940年,贾祖璋利用暑假回海宁接妻小,途经浙南,遇上战事,交通受阻,耽搁在旅途,应温州中学校长朱一青聘请,到该校任教。温州中学先迁青田水南村,继迁文成南田村,回温州市区后,因时局再度紧张,又迁泰顺江口村。此时,省立温州师范学校也迁到泰顺莒江,贾祖璋同时在两校兼课。1945年6月,贾祖璋应开明书店的邀请,前去福建崇安(今武夷山市)赤石开明书店东南办事处负责书刊编辑工作。11月,他随书店迁回上海。

从1941年春到1945年夏,贾祖璋在温州中学和温州师范学校执教的5年间,正是抗战最为艰苦的阶段。外敌侵略,民族危亡,政治腐败,物价飞涨,骨肉分离,咫尺天涯,种种因素象一张巨网,令贾祖璋几于窒息。爱妻卧病在家,他却经济拮据,连旅费都难以筹措。为发展计,应去大后方桂林,重返开明书店;为守护家小,应回老家海宁。去桂林,回老家,还是继续偏处浙南一隅,以待时局变化?何去何从?是去是留?他进退维谷,行止难决。“假如回家去,怎么过日子?在此有书可教、可编,到桂林似乎更有发展,只有回家去是无办法。但是忍令家人望眼欲穿,究非做人之道。左思右想,如何决定方好?”(《贾祖璋传略》1943年3月7日日记)

这五年中,贾祖璋失去了妻子、大哥、弟媳、侄女四位亲人。1945年11月,他回到上海后,把两个幼儿接到了身边,住在书店集体宿舍不到十平方米的小阁楼里。安排两个孩子上学后,贾祖璋既当爹又当娘,每天下班回来还得忙三口人的吃穿琐事。

住在宿舍楼上的叶圣陶一家,对贾祖璋的生活状况十分关心。后来,叶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三十二、三岁的大姑娘金幼霞,她没读过书,却一定要嫁个读书人,因而把婚事给耽搁了。双方见面后,都没有表示异议。这样,隔了九年后,贾祖璋得以重新过上完整的家庭生活。

新中国成立后,1950年,贾祖璋随开明书店举家迁居北京。1952年,书店与团中央青年出版社合并,改称中国青年出版社,贾祖璋历任编辑室主任和副总编辑。1958年,贾祖璋调科学普及出版社任副总编辑。

贾祖璋的续弦妻子金幼霞陪伴他度过了24载恩爱、平静的生活,令人遗憾的是未能白头偕老,她于“文革”中因病去世。料理完老伴的丧事后,年过七旬的贾老默诵着古人贺方回“同来何事不同归”的词句黯然南下福建,与下放在闽南平和县农村的长子贾柏松住在一起。

“文革”后,贾祖璋任福建省科协顾问、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、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、福建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、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等职。

贾祖璋从1936年开始从事期刊编辑工作,其中著名的期刊有《中学生》、《进步青年》、《旅行家》、《农村青年》、《知识就是力量》、《科学大众》、《学科学》等,这也是他对科普事业的重要贡献。贾祖璋的主要著作有《鸟类研究》、《鸟与文学》、《生物素描》、《碧血丹心》、《生命的韧性》、《生物学碎锦》、《花与文学》、《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》、《贾祖璋科普文选》等科学小品集和科普读物26种,还编著过《开明新编高中生物学》、《高中生物学纲要》等中小学教材。

生花妙笔

贾祖璋科学小品的艺术魅力就在于,既以绚烂多彩的自然界的生物为描写对象,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花鸟虫鱼瑰丽多彩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史,以及生物世界种种珍闻趣事,又把丰富的科学知识、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,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,做到情与景、抒情与形象、诗情与画意的有机结合,绘出一幅幅有声的画,咏出一首首无韵的诗,唱出一曲曲动人的歌。

引经据典、大量引用古诗文是贾祖璋科学小品最显著的创作风格。他的许多科学小品不仅讲科学知识,而且讲科学故事和引用与之相关的诗词文赋。特别是后者,以娓娓动人的形象描述帮助读者感知和理解科学道理,立体式地增加了科普作品的丰厚感,既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趣味性 。

贾祖璋的许多科学小品如果抽去文中的古诗词,那么,原本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就会立刻变得枯燥乏味。古诗文精美的语句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,镶嵌在他的作品中,不仅增添了作品的雅致,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,同时也让人体悟到:许多现今有成就有影响的大手笔,原来是得益于古诗词艺术营养的滋补。

文学是语言的艺术。贾祖璋的科学小品文辞优美,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在《水仙》里作者这样开头:“水仙,有青翠光润的叶片,亭亭玉立的花梗,错落有致的花序,冰清玉洁的花瓣,鹅黄粉晕的花心,芬芳清幽的馨香,姿容色泽都令人可爱”。这优美的文字既是文学语言,又是科学描述,使得“凌波仙子”——水仙的形象跃然纸上。在《鸟与文学》中作者写鹤:“鹤之形态,清癯秀逸;鹤之色泽,雪白玉润;鹤之飞翔,翩翩云汉;鹤之栖息,徜徉林泽;鹤之饮食,节省淡泊;鹤之性情,柔静幽娴。颇似一个潇洒风尘,放浪形骸的人,所以俗名称它为仙鹤。”读这样的文字,令人有清风拂面、清新怡人的愉悦之感,犹如进入了花的世界、鸟的王国。

贾老的作品有《吴刚捧出桂花酒》、《南州六月荔枝丹》、《一树独先天下春》、《翠叶冰花淡不妆》、《石榴半吐红巾蹙》、《紫花齐鸣迎朝爽》、《布谷声声催春种》、《五月枇杷正满林》、《白丝翎羽丹砂顶》等,这些诗意盎然的标题,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,引人入胜。

在特殊的年代,贾祖璋的作品没有停留在介绍生物世界的自然属性上,而是在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,借物抒怀,揭露罪恶,鞭挞黑暗和丑恶。

1937年上海沦陷,贾祖璋流离到桂林当中学教员,还兼任《中学生》杂志编辑,他以笔当枪,发表《多难兴邦》、《生与死》、《碧血丹心》等文章,用滴血文字,激励同胞抗战到底。

他在《碧血丹心》中写道:“血,血,血,不再会有懦夫见了它而发抖,而恐惧。心,心,心,千万个人一条心,非把敌人赶出国土,决不甘休。”文章的开头,引用史可法、文天祥等人脍炙人口的名句:“义士三千同日死,满城碧血在杨州”、“一腔热血劝珍重,洒去犹能化碧涛”、“赤心许国自平时,见敌捐躯更不疑”、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文章最后他大声疾呼:人心不死,热血未冷,不论强敌如何凶暴,终有把它驱逐出境的一天。唯有碧血丹心,能够写下无数保卫国土完整、维护民族独立的光荣伟大的历史。
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他在《盆花成树耀眼红》中,引用邓拓《燕山夜话》对北方盆栽一品红的一段生动而含深意的描写后,发出如此感慨和议论:在‘万花凋零’时,一品红能够独放异彩,直到‘春回大地’,才与‘群芳’揖别。而邓拓同志,却在十年浩劫初期,遽尔与万花一齐凋零,竟不及见百花再次齐放的光明灿烂的春天。哲人其萎,怅惘何似!”尤如匕首、投枪射向“四人帮”。

由于对美学理想的坚持和各种文学手法的综合运用,使贾祖璋的作品不仅构思精美,而且文采斐然、摇曳多姿,并兼有杂文的犀利、论文的深刻、散文的情致、随笔的轻松、诗歌的醇郁。他的作品雄辩地证明: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科学,只有枯燥的叙述。从一个具体质点上左顾右盼、旁征博引、描写抒情、联想想像、对比照应、议论说明,给人以动态联系的概念,让人领略大自然蒙太奇的奇景和音韵,这是科学小品区别于其它科普文体的特色。


贾祖璋部分著作

传世名篇
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贾老被迫离开工作、生活了20年的首都北京,投奔下放在闽南平和县坂仔劳动的大儿子家中,一家人挤在大队部戏台边的一间简陋的瓦房里。

坂仔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故乡,林语堂在一篇散文里写道:“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,四周都是高山……仰望高山,看山顶云彩的变幻。”

贾老虽身处逆境,但决不浪费时光,虚度年华。为发挥生命的价值,他只身在野外的稻田、菜园、荔枝林、龙眼林里观察植物生长和昆虫活动以及鸟类的繁衍情况,同时,他还大量阅读当时所能找到的科学与农技书籍。从1970年到1976年的6 年时间里,共写了50本读书笔记。当地乡民说:“那位老先生(贾老)太怪了,墟上热闹的地方不去看,老往山坡上走,往田里走,看看庄稼、看看花草树木什么的。”“他对虫、鸟、鱼、虾、蝶、蚁感兴趣,见到人微微笑,但不说话(语言不通)。”

贾老不信邪,他不相信倒行逆施的“四人帮”能够一手遮天,长期作乱,而坚信寒冬过后是春天。正是这6 年的积累,才有科学春天到来后他的传世名篇问世。

1979年7月11日,发表在《光明时报》创办的“科学”副刊上的贾老的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这一科学性艺术性俱佳的科学小品,引起了科普创作界的极大反响,它借物抒情,表达了一位热爱祖国、热爱生活的老知识分子历经浩劫之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
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是科学小品的经典之作,后来获得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最高奖,真是众望所归、当之无愧。它和《南州六月荔枝丹》、《兰和兰花》、《蝉》、《荧》、《萤火虫》等,分别选入了中学及大中专学校语文教材或阅读作品,深受师生欢迎。

年逾八旬的贾老看稿写字已很吃力,眼睛和鼻子都要碰到桌面了,但他还执着地坚持工作。1988年7月3日,他走了,走得很平静,也许连他自已也没有想到这样匆匆走完了人生。家人在清理他的遗物时,发现有一本64开的小本子,封面上写着“文债”二字,本子里列着一长串拟写的文章题目:《城市的绿化》、《种草与种树》、《行道树》、《流泪的古榕》、《内河水何时能清澈》、《花儿为什么这样香》……

(转载自《温州大学报》2014年3月15日第134期(总第392期)第四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