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士其

转载自名人传网

网络

2017-05-25 14:34

高士其(1905-1988),原名高仕锜。福建福州人,生于1905年11月1日。1925年赴美留学。在一次细菌试验中由于意外事故,受脑炎病毒感染,造成瘫痪。1930年回国后,以科学小品文为武器,投入爱国救亡运动,写出了“菌儿自传”和“抗战与防疫”等众多优秀科普文学作品,受到读者欢迎。1937年只身奔赴延安,是当时奔赴延安的唯一留美学者,被毛泽东等称为“中国的红色科学家”。虽是全身瘫痪,高士其并未将自己视为病人。在以后的六十余年中,他身残志坚,坚持科普创作,终生践行“把科学交给人民”的伟大事业,成为中国科普文艺的一代宗师。198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。

辞职改名不与“魔鬼”共舞的高士其

高士其出生在福建闽侯(今福建省福州市)的一个书香世家,其父高赞鼎是一位曾留洋、中过举的著名爱国诗人,抗战期间写了许多诗篇,愤怒谴责日寇的侵略暴行。父亲的民族气节、爱国情操、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博学才华影响了高士其的一生。他从美国学成回国后,曾应邀在南京中央医院任检验科主任。一次,一位被达官贵人驾车撞伤的人力车夫,因为没钱,竟被当班的医生拒之门外!这事正巧被高士其知道了,他找医院的院长说情,没想到院长说:“那个穷拉车的,我们给他治他付不起钱,谁负责?再说,我们是医院,不是救济院。”高士其说:“医药费不愁,找那位撞了他的车主人讨去。”刘院长嘿嘿一笑,说:“请你不要给我找麻烦了好吗?那是某要员的老太爷撞的,别说撞的是穷车夫,就是撞了我这个当院长的,也只能自认倒霉了。”高士其还要理论下去,院长不耐烦地吼叫起来:“是你当院长还是我当院长?我没时间,别再纠缠了!现在我要去会见一位长官,懂吗?”说着扭头就走了。

这情景像一盆冷水浇在高士其的头上,他一下清醒了,认识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是害人得病的小魔王,而这个见死不救院长所依仗的黑暗势力,才是吸病人血的大魔王!我与“魔鬼”是不能为伍的。第二天高士其辞去了检验科主任的职务,并把“高仕錤”改为“高士其”,并说:“去掉人旁不做官,去掉金旁不要钱”,表达了对旧势力、旧观念彻底决裂的决心。

拿起笔来参加战斗的高士其

虽然失去了工作,但高士其也没白来南京一趟,他遇见美国留学时的挚友李公仆并一起到上海,租住在亭子间里。李公朴对他说:面对当前黑暗的社会现状,光懂科学不行,也要懂得坎坷的社会道路,就得学习鲁迅,拿起笔来参加战斗。在李公朴那里,他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,如陶行知、艾思奇等,开始了他的科普创作生涯。他的第一篇科学小品文《细菌的衣食住行》,发表在李公朴主编的《读书生活》半月刊上,他那生动活泼的文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,声名远播。记者采访了他,他说:“我写这些科学小品的目的,是以抗日救亡为主题。”

从1936年4月到1937年初,高士其出版了4本科学小品集:《我们的抗敌英雄》、《细菌大菜馆》、《细菌与人》与《抗战与防疫》。随着高士其走上文坛,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,他与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,参加了党所领导的一系列群众运动。在与李公朴、艾思奇等进步人士的朝夕相处中,在日寇进攻、民族危亡之际,他萌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思想,“我一定要到延安去,我一定能到延安去,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!”先期到达延安的艾思奇来信告诉高士其:“表叔”(党组织)要他赶紧来!信中还详细地写了去延安的路线以及接头的地点和暗号。

奔向革命圣地的高士其

高士其经过千辛万苦,于1937年11月20日到达延安。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,并说:“欢迎你,中国的红色科学家!”1938年12月,高士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时他还参加了延安自然和社会科学团体组织的各种活动。在延安,他受到党和同志们的悉心照顾和关怀,使他心中充满了阳光,但由于医疗条件简陋,药品匮乏,党决定送他到香港去治疗。此后十余年间,虽然历尽艰辛的生活,几度动荡不安,但高士其始终心想延安心向党,克服病痛,坚持创作。在路经桂林的那段时间,党组织委派马宁同志照顾高士其,马宁的夫人王斯是桂林医院的内科护士长,也一起来照顾他。一天傍晚,行军到一座破庙,吃了一些东西就休息了。第二天早起马宁发现,高士其的脚踝处露出了白色的骨头,鲜血流了一地,原来是头天晚上被老鼠咬的!为了不惊动别人的睡眠,他竟忍受了整整一个晚上!马宁抱着高士其,泪水哗哗直流!王斯更泣不成声。本来应该是马宁夫妇安慰高士其的,这时变成了高士其安慰马宁夫妇。他忍受着剧痛,说:“没什么,只是咬破了点皮。”

1948年7月在陇海线修了14年铁路的胞弟高士吟辞职携家赴台照顾高士其。1949年2 月,高士其同志带着一年来相濡以沫、手足情深的亲弟弟高士吟一家,告别了亲妹妹高度娱,从台北回到了北京。新中国的成立,激发了高士其无限的创作激情。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科协顾问,他坐着轮椅走遍了祖国大地。《我们的土壤妈妈》、《时间伯伯》是最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优秀科普作品,他的著作给人们以智慧、力量、启发和激励,尤其是吸引着青少年进入科学的广阔天地。

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是敬爱的周总理保护了高士其。在“黑云压城”的恶劣形势下,高士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。1973年8月7日,《化石》杂志发表了他的新作《生命进行曲》。他以大无畏的气概向“四人帮”宣战: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,哪里有迫害哪里就有反迫害。”

1988年12月19日,高士其因病逝世。中共中央组织部称他为“中华民族的英雄”。

1999年12月14日,为纪念和表彰这位中国著名科学家、科普作家、教育家对科学与人类,特别是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,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,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70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“高士其星”。